【狗的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陳敏獸醫師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狗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紅血球而引發貧血的疾病,也叫做免疫媒介溶血性貧血,屬於導致狗狗貧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成因
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原發性:
免疫系統不明原因的運作失常,產生抗體攻擊自身的紅血球,導致溶血性貧血,又稱作自發性的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為此疾病最常見的病因。
繼發性:
因潛在的疾病或毒素改變了紅血球的表面,使得身體將紅血球視為外來物攻擊,可能的致病因子如下
- 焦蟲、艾利希體及鉤端螺旋體等傳染病
- 腫瘤
- 毒素
- 不良藥物反應
症狀
因急性且嚴重的貧血,寵物常出現以下症狀
- 食慾、精神不振
- 牙齦黏膜蒼白
- 黃疸,黏膜呈橘黃色、尿液呈黃褐色
- 喘
- 發燒
診斷方法
在例行的血液學檢查發現貧血後,若獸醫師懷疑有免疫媒介性溶血性貧血的可能性,將再透過特定的抗體檢測法(庫姆氏試驗)、血液抹片檢查等進一步確認,並需搭配核酸檢測及影像學檢查,來排除有無其他的血液寄生蟲疾病及脾臟病變等等。
治療方式
若動物已出現嚴重貧血的症狀,需緊急接受輸血以穩定病況,確診後須服用數個月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治療,繼發性的免疫媒介溶血性貧血也需一併治療潛在病因,獸醫師將在過程中監控動物的狀況,並逐漸調降藥物劑量,部分動物可能須終生服藥避免疾病復發。
陳敏 獸醫師
學歷 :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經歷 :
現任 新興動物醫院獸醫師
前台北市動物之家約聘獸醫師
日本獸醫生命科學大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