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手機請使用縱向瀏覽,感謝您的配合。

資料載入中...



【貓咪的傳染性貧血】陳敏獸醫師



貓傳染性貧血
貓咪的傳染性貧血以往又被稱作血巴東蟲症,目前已發現是一種黴漿菌感染所造成的疾病,這種病原會寄生在紅血球的表面,造成自身免疫系統不當地攻擊紅血球細胞,若未經及時治療將導致貓咪有生命危險。



症狀
貓咪感染後有數天的潛伏期,症狀常因急性貧血而迅速惡化,常見症狀有
- 食慾精神不振
- 黏膜蒼白
- 黃疸,在牙齦、結膜及耳翼皮膚尤其明顯
- 呼吸急促
- 發燒
- 淋巴結腫大



傳染途徑
可能的傳播方式有
- 蚊蟲叮咬:跳蚤、壁蝨、蚊子
- 貓之間的咬傷
- 垂直傳染:懷孕母貓傳給小貓
由於感染至發病的時間從一天至數周不等,詳細的傳染原因可能不易確定




診斷方法
主要可由此兩種方式診斷 :
1. PCR核酸檢測- 最為準確的診斷方式,但無症狀的貓咪也可能帶有此病原
2. 血液抹片- 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附著在紅血球表面的病原,但若受感染的紅血球細胞數較少可能不易被檢出
由於讓貓咪貧血的原因有許多種,單獨偵測出病原無法作為確診的依據,需搭配寵物的症狀與其他結果一併診斷


治療及預後
傳染性貧血須給予特定種類的抗生素,若貓咪及時獲得治療且對抗生素的反應良好,則有不錯的預後,但染病後痊癒的貓將呈帶原狀態,遭遇緊迫或免疫力不佳時,可能再度發病,嚴重貧血卻未獲得良好處置的貓咪可能因染病有生命危險。



陳敏 獸醫師

學歷 :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經歷 : 
 
  現任 新興動物醫院獸醫師
 
  前台北市動物之家約聘獸醫師
 
  日本獸醫生命科學大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