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隻胰臟炎】陳敏獸醫
胰臟具有掌管血糖調控及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器官,胰臟炎在各性別、年齡及品種的狗均可能出現,依病況的發展分為急性與慢性胰臟炎。
胰臟炎的成因
一般而言,胰臟分泌的胰液起初是非活化狀態,由胰管進入十二指腸後,才會成為具有消化功能的酵素,在胰臟炎的犬隻,胰液則提早在胰臟活化,導致胰臟本體被胰液消化損傷,引發程度不一的炎症反應。
目前的研究指出,胰臟炎的成因與飲食、基因等有關,許多患病犬隻也屬自發性胰臟炎,並沒有特定的病因。
症狀
常見症狀包括
- 食慾、精神不振
- 嘔吐
- 下痢
- 發燒
- 腹痛,呈祈禱姿(前半身趴著、臀部翹起)、拱背
嚴重的胰臟炎可能會併發全身多重器官功能受損、脫水及腹膜炎,導致寵物有生命危險。
診斷方式
胰臟炎須經由詳細的理學檢查、血液檢查(血球計數、血液生化、胰臟特異性脂肪酶)等方式診斷,由於患病的狗常伴隨嘔吐、食慾不振等非特異性的症狀,獸醫師也須搭配X光及腹部超音波來確認寵物有無誤食異物、產生腹水、不明胰臟團塊或其他臟器的疾病,慢性胰臟炎的寵物也需定期全身健檢追蹤,以維持病況穩定。
治療方式
早期診斷並搭配支持療法是控制胰臟炎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急性期的犬隻通常需要住院治療,給予止痛藥、靜脈點滴、控制腸胃症狀及其他併發症所需之藥物,住院所需時間從數天到數周不等,依寵物的恢復情形為主。
胰臟炎的預後
許多病況較輕微且首次發病的動物在治療後都能痊癒,而年老、反覆發病的犬隻,須注意是否因胰臟受損嚴重出現以下狀況
- 慢性胰臟炎
- 胰外分泌不足
- 糖尿病
- 腹腔臟器沾黏
胰臟炎若配合良好的飲食、藥物治療及定期追蹤健檢,大多能獲得良好的控制,慢性胰臟炎及其併發症也有機會與寵物一起並存,維持妥善的生活品質。
陳敏 獸醫師
學歷 :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經歷 :
現任 新興動物醫院獸醫師
前台北市動物之家約聘獸醫師
日本獸醫生命科學大學交流